陶澍(音shu)(1779-1839年),字子霖,號云訂,湖南安化人。他在資江邊的農村長大,對水旱災害有著深切感受。嘉慶七年(1802年)中進士,曾歷任安徽、江蘇兩地巡撫,官至兩江總督。
道光三年(1823年),時任安徽巡撫的陶澍目睹長江大水造成的災害,深感興修水利是攸關安徽百姓的大事。遂進行深入調查,掌握資料,做出治水規劃。道光五年,陶澍向道光皇帝上奏治水方案,主張提高洪澤湖的蓄水量,在淮河兩岸筑堤束水,并提出了“民辦官助”的辦法。得到批準后,陶澍便組織人力、物力、財力大興水利。他還通過一系列的褒獎措施,大大調動了各地吏民興修水利的積極性。
同年五月,陶澍調任江河要區江蘇。經過調查,他總結出吳淞江區域水災頻發的原因,并制定了具體解決方案。獲得允許后,陶澍會同兩江總督籌議策略,他們仔細勘察并籌劃資金。陶澍親力親為,嚴謹認真。道光八年,吳淞江工程竣工,陶澍乘船親赴工地驗收。“震澤下游諸水可以宣泄,使由瀆直達,決曲岸兩千余丈,泥沙無所雍,可耕者逐多。”沿途百姓甚為稱贊。當晚,對工程十分滿意的陶澍心情激動,難以入眠,詩興大發,揮筆寫下:“今朝開壩息畚(ben)鍤(cha)(畚,盛土器;鍤,起土器;泛指挖運泥土的用具,亦借指土建之事),萬人邪(音ye)許(邪許是勞動時的號子聲)聞歡呼。濤頭一線立海色,恬有靜綠先平鋪。檣帆乘風行客樂,魚龍得意爭歸墟。推波助瀾勢未已,且喜百年民患除。”詩中還總結了治水經驗:“豈知江潮在天地,本若元氣相傳輸。一呼一吸蕩胃腸,焉有塞口防沾濡(音ru,沾濡意為浸濕)。本源不裕閘何益,刻舟頗笑前人愚。”此詩傳出后,吳中競相和者達數百人。
陶澍完成吳淞水利工程后,治水經驗愈益豐富,這更堅定了他為民造福的決心。道光九年(1829年),他又主持興辦了練湖工程。練湖主要供運河調劑水量之用,但由于上游湖改民田開墾只剩下40里,不能濟運。陶澍勘察后,提出筑堤修閘的修浚方法。工程經過三個月完成,黃金閘長五十一丈二尺,高一丈八尺六寸,達到設計要求。
道光十二年,陶澍同江蘇巡撫林則徐奏請“浚瀏河、白茆河”。次年三月,陶澍治理兩河。工程完工后,適當七月,蘇淞一帶傾盆大雨,處處盛漲,洪水拍岸盈堤。他當即分令太倉、鎮洋兩州縣,涵洞全啟,頃時,滔滔洪水東注,兩日消水二尺有余,而秋汛大潮,仍無倒灌,取得巨大成效。當年,百姓喜獲豐收,父老皆歡。
1839年6月,陶澍積勞成疾,病逝于金陵兩江督署。贈太子太保銜,謚”文毅”,世稱陶文毅公。陶澍從政40余年,在抗災救災、興修水利、治理漕運、倡辦海運、整頓治安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,且在書畫詩文方面,造詣頗深。但凡他為官之地方,都流傳著不少關于他的故事,淮劇中即有《陶澍私訪南京》的傳統保留劇目。